99%的借势营销真的是垃圾吗?
前两天看到一篇文章,《99%的借势营销都是垃圾》,来自公众号“挨踢客”。有兴趣可以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看一下这篇文章。
对于这个标题,我个人肯定是不赞成的。
借势营销,在2013年左右,社交媒体还是微博说了算的那个年代,的确是一种很新鲜的玩法,如今时间过去3,4年,几乎演变成每个品牌的标准动作了。
那么,人人都在做了,我再去做,还有意义吗?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矛盾。
第一,品牌做social,无非是造势和借势。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,依靠有限的人力和预算,想要造势是很难的,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每天有大量的信息淹没过来,很难造起一个足够的势来吸引足够的关注。
所以,借势成了一种很自然的做法,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看看微博和朋友圈,每天都有热点涌现,一个话题足够热,品牌接这个东风,来一次借势营销,是成本最低,也最直接有效的做法。
第二,借势营销,拼的无非是创意和速度。社交媒体的好处是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,但这对品牌来说也是个坏消息。比如昨天因为表情包而走红的傅园慧,当你在朋友圈连续刷到十个人都在转发傅园慧,你就不会觉得这个很好玩了,甚至有点审美疲劳了。
也就是说,如果一个热点出来,你不能做到速度快,那这次借势营销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,除非你在创意上能惊艳到。
第三,上述那篇文章里提到,“事件的发生是有概率的,成功同样如此”,这句话我赞同,任何一个品牌能无法保证每次借势营销都能刷屏,就连杜蕾斯我相信也不敢打包票,对于品牌来说,借势营销是一种长期的惯性动作,也是经验的积累。
第四,刚刚说,每天的热点太多了,信息过剩,对于品牌来说,并不是每一个热点都需要追的,一是要有底线,二是要符合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,找到和品牌具有共性的点,借机发挥。
第五,之所以会有人觉得99%的借势营销都是垃圾,因为他们把借势营销单纯的当作出一张海报,配一段文案而已,其实借势营销并不止于海报和文案,还有很多种方法,但对于不同品牌不同的投入预算,有不同的玩法,拿今天的七夕来说,杜蕾斯模仿《Pokemon Go》做了一款《杜蕾斯 GO》,滴滴、微博和网易联手搞了个相亲大会,而你只会让设计做张七夕海报,贴上自己的logo,写个段子调侃一下单身狗,你说这不是垃圾是什么呢?
最后,我的看法,借势营销虽然99%的品牌都在做,不代表没有价值,当借势营销成为品牌的标准动作,却依然有做的价值,只是相比于以往只拼速度,现在的借势营销更看重创意,要在铺天盖地的借势营销中被人记住,变得越来越难了。
— END —
这些好心人都已经转发了
精彩推荐:
我努力发现
每一件事的
槽点&亮点
你来了,萍水相逢
你走了,相忘江湖
个人微信号:zhangjun0611
(添加请注明原因)